设备间的工艺技术要求及具体实施:设备间部分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关键部分,由于它对外是从公用通信网引入线路,或智能化小区建筑群体间主干布线的交汇点,又是建筑物内的通信线路的连接处。因此,设备间设置的位置很重要。此外,设备间的工艺技术要求和内部布线等都需统一研究、全面考虑确定。在设备间部分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设备间的工艺技术要求及具体实施:设备间部分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关键部分,由于它对外是从公用通信网引入线路,或智能化小区建筑群体间主干布线的交汇点,又是建筑物内的通信线路的连接处。因此,设备间设置的位置很重要。此外,设备间的工艺技术要求和内部布线等都需统一研究、全面考虑确定。在设备间部分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备间的理想位置应处在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系统干线网络的中间位置。一般常位于地下室或一、二层,并应尽量靠近建筑物内的引入通信线路处,以便与屋内外各种通信设施和网络接口连接,所以通信线路的引入处和通信设施以及网络接口的间距,一般不宜超过15m。此外,设备间还应邻近电梯间,以便装运笨重设备,同时,要注意电梯内部的面积大小和净空高度以及电梯载重的限制。
设备间一般装有电话、数据、计算机等系统的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并有各个系统共用的综合布线系统的进线接续设备,又是网络集中控制维护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有时在特殊情况下,上述用户电话交换机和计算机的主机设备也可分别设置,但应考虑距离设备间不宜太远,以便综合布线系统的通信网络连接和使用,有利于缩短缆线的长度和保证信息传输质量。
设备间的位置应选择在环境安全、条件良好(如干燥、通风和清洁以及明亮)和便于维护的地方。设备间的上面或附近不应有渗漏水源、存放腐蚀、易燃、易爆物品或有电磁干扰源等事故隐患的场所或设施。
设备间的位置应便于安装接地装置,依照房子建筑的条件和通信网络的需要,按照接地标准选用切实有效的接地方式来进行设计。
2、设备间的面积大小应根据智能化建筑的工程建设规模、各种系统的配置、安装设备的数量和网络结构的要求及今后发展需要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要求在设备间内应安装所有设备(包括用户电话交换机、计算机主机和进线接续设备等),并应有足够的安装施工和维护检修空间。设备间的面积大小除上述因素外,还应预留适当发展余地,以适应今后一定时期的需要。
设备间是安装各种设备的专用房间,所装设备均为高新技术产品,对于客观环境的技术方面的要求较高,因此,其内部装修标准和工艺安装要求比较高,主要有以下几点:
设备间内应有良好气温条件,以保证通信设施和维护人员能战场工作。要求房间内的温度应保持在10℃-27℃之间,相对温度应保持在60%-80%。这里没有将长期或短期的温、湿度工作条件予以区别,上述标准为长期温、湿度工作条件的数据,它是在地板上2m和设备前0.4m处测得的数值;
设备间应按国家相关的防火标准的规定,安装相应的防火报警等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备间的门应使用防火防盗门;房间墙壁不允许采取易燃材料,应有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从地面或楼板到天花板均应涂刷阻燃漆(即防火涂料),所有缆线穿放的管材和洞孔以及线槽等都应采用防火堵料堵严密封;
设备间安装程控数字用户电话交换机和计算机主机时,其安装工艺技术要求应分别按照程控数字用户电话交换机和计算机主机的安装工艺要求的标准做设计,在同一房间内两者工艺技术要求如有不同,应以较高的工艺技术要求为准;
设备间的室内装修,空调设备的选用和电气照明安装布置等均应满足通信机房的工艺技术方面的要求,上述设施的安装施工应在装设通信设施前进行,以避免对通信设施的损害和施工时互相干扰。
设备间内部装修采用的所有装饰材料(包括吊顶材料等)均应符合《建筑规划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应采用阻燃或非燃材料,且具有防潮、吸音、不起尘和抗静电等技术性能。如采用活动地板时,要求具有抗静电性能,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其系统电阻应在1×105 至1×1010 之间。活动地板建成后的地表面应平整稳定、光洁干净、防潮防尘。当智能化建筑的建设规模较大、通信设施数量较多的设备间,可优先考虑采用结合空调送风、架间敷设缆线和地面面层材料应能防静电等要求,设置较高的活动地板的技术方案。
设备间内应防止有害化学气体侵入(如SO2、H2S、NH3、NO2等)(其限值可参见表1中所列);
设备间内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允许尘埃含量的限值参见表2的规定,并要求灰尘粒子应是不导电的、非铁磁性和非腐蚀性的;
设备间的内部高度一定要保证安装设备能顺利进入,其净高(包括吊顶到地板间)不应小于2.55m,且无障碍的空间。设备间的门大小要求保证设备搬运和人员通行顺利畅通,其门的高度必须大于2.1m;门的宽度应大于0.9m。地板的等效均布活动荷载应大于5KN/m2;
设备间内应设有一般照明设备,按照标准规定在水平工作面距地面高度为0.8m处,垂直工作面距地面高度为1.4m处,被照面的最低照度标准应为1501Lux。设备间内应设有稳定可靠交流50HZ、220V电源供电设施,必要时(例如重要的智能化建筑)可设置备用电源和不间断电源设备。如设备间内安装计算机时,应根据计算机主机电源需要,配置电源设备或有关设施,并按其要求设计。
设备间内如安装各个系统的设备,一般有程控数字用户电话交换机、计算机主机和相应的配线接续设备等,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和技术性能等各不相同,应按其使用特点、目前需要和今后发展等因素综合考虑,再做研究决定。在设备间的设计时,对各种设备在房间内的平面布置,应在各个系统确定配置设备的具体方案后才能够确定。上述各种系统的设备采取合设在设备间内,还是分别各自设置机房,并与设备间利用缆线互相连接的两种技术方案,它们是各有利弊,互有优缺点。应根据智能化建筑的工程建设规模、各个系统的设备容量(包括用户个人信息需求点的数量多少等)、房屋建筑平面布置、实际使用的要求和今后发展可能等诸多因素进行充分研究,经过经济技术比较以及结合该智能化建筑的管理体制予以确定。
设备间内的电缆和导线的敷设方法,应根据房间内安装设备的平面布置和缆线经过的各种段落等详细情况,分别选用在活动地板下面、沟渠槽道内敷设、穿放在预埋的暗敷管路或槽道中以及在机架上安放等不同方法。在房屋建筑规划设计中应根据综合布线系统模块设计提供的资料和工艺技术要求进行考虑,以便与建筑规划设计或施工同步进行,例如预留沟槽和洞孔、预埋暗敷管路或槽道,以及考虑采用活动地板,同时要考虑活动地板装设后的楼层净高是不是满足标准规定,要求保证今后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部分施工能顺顺利利地进行。设备间内的主干缆线敷设方法,应及早提出工艺技术要求和主干缆线敷设的具体方案,供土建设计单位在房屋建筑的技术方案中纳入,为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敷设创造有利条件。设备间内缆线各种敷设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说明如下所述。
特点:缆线在活动地板下面的空间敷设。目前有两种,一是正常活动地板高度为300-500mm;二是简易活动地板高度为60-200mm。一般在建筑建成后装设。
缆线敷设或拆除均极为简单方便,能适应线路增减变化,有较高的灵活性,便于维护管理;
地板下空间大,电缆容量和条数多,不受限制,路由自由并可短捷,节省电缆费用;
造价较高(简易式活动地板虽比正常活动地板价格低些,但造价也高于其它敷设方法),在经济上受到限制;
对地板表面材料有一定要求(如耐冲击性、耐火性、抗静电和人员走动时感觉良好等)。
适用场合或段落:正常活动地板和简易活动地板在已建成或新建建筑中均可使用,简易活动地板下面空间较少,在层高不高的楼层尤为适用,可节省净高空间,尤其是已建成的建筑;这两种方式是较为常用的方式,较有普遍的广泛性,通常用于程控数字用户电话交换机机房、计算机主机房及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间,且能全房间铺设。
说明:正常活动地板因下面空间较大,除敷设各种缆线外,还可兼作空调送风通道。但简易活动地板下面因空间较小,只作缆线敷设使用,不能作空调送风通道。
特点:缆线在建筑中预先制造的墙壁或地板内沟槽中敷设。墙壁或地板内沟槽的断面尺寸大小,根据缆线终期容量来设计,沟槽上面设置盖板保护。
沟槽内部尺寸较大(但受墙壁或地板的建筑要求限制),能容纳缆线条数较多;
沟槽设计和施工必须与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一起进行,在配合协调上较复杂;
沟槽上有盖板在地板沟槽时,不易平整,会影响人员活动,且不美观和不隐蔽;
沟槽预先制成,缆线路由不能变动,受到限制,难以适应变化。
适用场合或段落:地板或墙壁内沟槽敷设方法只适用于新建建筑,在已建建筑中较难采用,因不易制成暗敷沟槽;沟槽敷设方法只能在局部段落中使用,不宜在面积较大的房间内全部采用;在今后有可能变化的建筑中不宜使用沟槽敷设方法。
说明:沟槽方式因是在建筑中预先制成,因此,在使用时会受到限制,缆线路由不能自由选择或变动。
特点:在建筑的墙壁或楼板内预埋管路,管路的管径和根数根据缆线需要来设计。
适用场合或段落:预埋管路只适用于新建建筑;不宜在已建成的建筑中采用,管路敷设段落必须根据缆线分布方案要求设计。
说明:预埋管路必须在建筑施工中建成,所以使用中会受到限制,必须精心设计和考虑。
特点:在设备(机架)上或沿墙安装桥架(走线架)或槽道的敷设方法,桥架(走线架)和槽道的尺寸,根据缆线需要设计。
在设备(机架)上或沿墙安装桥架(走线架)或槽道较复杂,增加施工操作程序;
在机架上安装桥架(走线架)或槽道会增加楼层层高,因此,在层高较低的房屋中不宜使用。
适用场合或段落:在已建(除楼层层高低的建筑外)或新建的建筑中均可使用,这种敷设方式适应性较强,使用场合较多。
说明:在机架上安装桥架(走线架)或槽道时,应结合设备的结构和布置等来考虑。(未完待续)